中新网信阳12月1日电 (记者 韩章云)茶圣陆羽编著的《茶经》中曾指出:“淮南茶光州上……”光州,即今日的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信阳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2月1日起,《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开始施行,信阳毛尖茶获法律护航。
图为信阳毛尖茶采摘。信阳市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河南省首部关于茶的保护法规。该《条例》分六章,包括总则、品牌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共三十六条。《条例》旨在提升信阳毛尖茶品质,加强信阳毛尖茶品牌保护,促进信阳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信阳毛尖茶文化。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大别山北麓缥缈的云雾孕育出绿茶名品——信阳毛尖茶,其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何为信阳毛尖茶?《条例》指出,信阳毛尖茶,是指在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下,以采自当地传统的茶树群体种或者适宜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为原料,采用信阳毛尖茶加工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具有信阳毛尖茶品质特征的条形绿茶。并规定“信阳毛尖茶加工工艺、品质特征按照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执行。”
图为信阳市浉河区茶山风光。李希全 摄
为擦亮信阳毛尖茶这块金字招牌,《条例》从茶树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绿色有机茶园建设等方面对茶叶品质提升作出规范,同时要求维护“信阳毛尖”商标信誉,并对信阳毛尖茶防伪溯源专用标识进行明确。
为扩大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条例》从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研发、推动成果转化、提升茶叶附加值、支持茶企上市挂牌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传承信阳毛尖茶文化传承,《条例》将统一发布信阳毛尖茶开采日、定期举办茶文化节、定期举办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赛事活动等,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支持建设茶馆、茶博物馆等茶文化场所;支持茶旅融合发展,建设茶坊、茶庄园、茶旅特色小镇和茶文化旅游景区,要对古茶树、古茶园、茶社创始人故居等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并向社会公布。
图为信阳市浉河区茶山风光。吴敏 摄
信阳是革命老区,茶产业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信阳全市茶园面积达216万亩,茶叶产量8.2万吨,总产值153亿元,茶叶从业人员120余万人,茶产业已成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一叶芳华,百里飘香,茶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阳毛尖茶也参与联合申报。
对于茶的法律保护,各地早已有例可循。例如,杭州曾出台《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云南、贵州曾出台古茶树保护条例,安徽省六安市、福建省安溪市也曾对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做出明确规定。(完)
中新网首尔12月1日电 (记者 刘旭)11月30日,由韩中青年友好协会和济州每日新闻社共同举办的中韩青年济州交流论坛在韩国济州举行。
11月30日,中韩青年济州交流论坛在韩国济州举行。图为论坛现场。韩中青年友好协会 供图
中国驻济州总领事王鲁新、济州每日新闻社代表理事、济州道议会前议长金太石、济州中国商会会长董坚峰、韩中青年友好协会理事长魏世杰等中韩两国各界嘉宾、青年企业家、学者、留学生代表出席论坛。
王鲁新表示,今年济州地区中韩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恢复,双方人文交流和经贸科技合作潜力巨大,期待各界优秀青年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增进相互了解,坚持互利共赢,积极开展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11月30日,中韩青年济州交流论坛在韩国济州举行。图为中国驻济州总领事王鲁新致贺词。韩中青年友好协会 供图
金太石指出,“远亲不如近邻”,韩中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往来诸多,希望此次论坛为济州和中国的合作创造新契机。
董坚峰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领域都是目前济州岛的招商引资重点,希望两国青年友好合作交流,携手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与会代表围绕生物科技、医疗保健、机器人、人工智能、治愈农业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论坛期间还成功举办中韩青年高尔夫友谊赛并组织参访济州当地机构和企业,有效促进两国青年的沟通和友谊。(完)